《穿井得一人》选自《吕氏春秋》书卷二十二《慎行论·察传》,说的是打出一口水井后,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,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;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,以为是“穿井得到一个活人”,到处传谣言。
穿井得一人翻译及原文
【原文】:
《穿井得一人》
战国时期·吕不韦
宋之丁氏,家无井而出溉汲,常一人居外。及其家穿井,告人曰:“吾穿井得一人。”有闻而传之者:“丁氏穿井得一人。”国人道之,闻之于宋君。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。丁氏对曰:“得一人之使,非得一人于井中也。”求闻之若此,不若无闻也。
【注释】:
穿:挖掘,开凿。
宋: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,在今河南商丘一带。
而:于是,就。
溉汲:打水浇田。溉,浇灌;灌溉。汲,从井里取水。
居:停留。
于:给。
及:待,等到。
国人: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。
道:谈论,讲述。
闻之于宋君: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。闻,听到;听说,这里是"使听到"的意思。
对:应答,回答。
得一人之使:得到一个人使唤,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。
【译文】:
宋国的一户姓丁的人家,家里没有水井,需要出门打水浇田,派家里的一个人去打水,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。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,丁氏告诉别人说:“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。”听了的人就去传播:“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。”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,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。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,丁氏答道:“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,不是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。”听到这样的传闻,还不如不听。
《穿井得一人》中不同“之”的意思
宋之丁氏家无井:助词,的。
有闻而传之者曰:代词,指“穿井得一人”。
国人道之:代词,指“穿井得一人”。
闻之于宋君:代词,指“穿井得一人”。
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:代词,指“穿井得一人”。
得一人之使:助词,的。
求闻之若此:定语后置标志。
【被动句】:
闻之于宋君——“于”表被动。译为:被宋君听到了。
《穿井得一人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
《穿井得一人》的典故告诉了我们凡事都要调查研究,才能弄清真相。眼见为实,耳听为虚。谣言往往失实,只有细心观察,研究,以理去衡量,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。要深入调查研究,切不可轻信流言,盲目随从,人云亦云。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,只有实际才是真理。
《穿井得一人》的作者简介
吕不韦(?-前235年),姜姓,吕氏,名不韦,卫国濮阳(今河南省滑县)人。战国末年商人、思想家,秦国丞相,姜子牙23世孙。 早年经商于阳翟,扶植秦国质子异人回国即位,成为秦庄襄王,拜为相国,封文信侯,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。主持编纂《吕氏春秋》(又名《吕览》),包含八览、六论、十二纪,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,"兼儒墨,合名法",史称"杂家"。
吕不韦有哪些名句
1、执一者至贵也,至贵者无敌。
出自《吕氏春秋·离俗览第七》。【译文】执守根本的人是最尊贵的,最尊贵的人没有对手。
2、尺之木必有节目,寸之玉必有瑕讁。
选自《吕氏春秋·举难》。【译文】一尺长的木材会有节疤; 一寸见方的玉石会有疵瘢。
3、善学者,假人之长以补其短。
假: 借。 本句大意是: "善于学习的人,总是取别人的长处用来弥补自己的不足。
4、不知而自以为知,百祸之宗也。
出自《吕氏春秋·谨听》。 宗: 本,根源。 全句译意为: 不知道却自认为知道,这是一切祸害的根源。
5、知之盛者,莫大于成身,成身莫大于学。
出自《孟夏纪·尊师》。【译文】聪明的事没有比修养身心更大的了,而修养身心最重要的,没有什么能超过学习。
本文链接:http://jtjycn.demo.zzsc8.com/post/17601.html
copyright © 2015-2024 All Right Reserved 中学生必备网 版权所有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,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,谢谢合作!